近日,“溯溪鞋偷了洞洞鞋的家”上了热搜,让先前“默默无闻”的溯溪鞋成为了关注焦点。和其他夏日凉鞋相比,溯溪鞋镂空的鞋帮、笨重的鞋头,一度为它挂上了“丑鞋”的称号。但在追求舒适和个性的当下,这种曾被视为“功能性强但颜值堪忧”的鞋款,却意外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“丑”标签的祛魅与功能性的胜利
溯溪鞋的名字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,但一看实物就恍然大悟了,不少人小时候都穿过这种鞋。“当时流行过一段时间吧,小学时候看身边同学都穿,我还管家里人要过。”来自北京的00后王女士告诉记者。
溯溪鞋作为户外运动鞋的一种,适合野外场景。攀登瀑布、横跨小溪,都可以踩上溯溪鞋。因此,这类鞋的构造通常为鞋头包裹严密、鞋中多孔镂空,以达到脚面保护、排水性好、摩擦力强的户外要求。
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,很多人选择溯溪鞋都是为了去赶海、登山。“鞋底有支撑”“超级防滑”“鞋面不扎脚”等自来水式好评,让溯溪鞋在满足夏日透气需要的同时,也兼备了防滑等功能性的辅助,成为全年龄人群夏季出游的必备鞋之一。
展开剩余73%使用场景的精准切入
与其说洞洞鞋被偷家,不如说溯溪鞋的定位更加明确。作为一款户外专业鞋,溯溪鞋在需要更强支撑、更好包裹性、更佳涉水性能的场景,或仅仅是追求更“跟脚”的穿着体验时,都能凸显专业优势。它填补了洞洞鞋在“功能性户外休闲”与“日常强实用性”之间的空白地带。让消费者能享受“一脚蹬”和支撑感的同时存在。
记者发现,线上与线下市场售卖的溯溪鞋货源十分充足,其中不乏很多知名运动品牌。较为平价的溯溪鞋价格基本在200元左右,专业的溯溪鞋则已达千元。价格虽不如平价洞洞鞋、勃肯鞋低廉,但颜色多变、款式丰富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某品牌售卖的两款不同的溯溪鞋
据调查,市场上溯溪鞋的面料一般选择比较透气PU和大网眼的透气网布,鞋口有弹力,有的鞋口为松紧设计、没有鞋带,防止不跟脚情况。有的鞋口柔软,可以踩瘪了鞋帮当拖鞋穿。此外,溯溪鞋的鞋底大多有回弹,可以支撑脚底。并增加防滑橡胶、设计排水槽口。就像某运动品牌的产品宣传语一样:“轻软大底、畅玩水陆”。溯溪鞋的设计就是为了能够更适应各类场景的出行需求。
户外风潮的日常化发展
虽然溯溪鞋迎来了第一波爆火,但一些争议也从未停止。从流行度上,溯溪鞋并没有像洞洞鞋、勃肯鞋等凉鞋那么爆火。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,更加专业的溯溪鞋混迹在同事的精致凉鞋、洞洞鞋、运动鞋中显然有些格格不入。从日常穿着上,溯溪鞋也存在着舒适性痛点。其过大的镂空设计无法给予脚部的安全感,尤其在人挤人的地铁上和过大的雷雨天气中,还可能会引发脚臭和磨损等问题。
不过在电商平台上,也不少商家选择将洞洞鞋和溯溪鞋进行了结合,生产出新款溯溪鞋。这种鞋的鞋面为洞洞鞋的PVC材质,而鞋底则为溯溪鞋型的硬地,中间加了一层PVC材质的鞋垫,符合一部分消费者“拖鞋踩屎感”的需求。这种材质不同的溯溪鞋售价偏低,在50元左右,也更加适合城市平整路面和周末近郊玩耍。此外,这种鞋相较于专业溯溪鞋更加“速干”,脱下来甩甩就能干,也被网友戏称为“漂流专用鞋”。
溯溪鞋的流行,也是近年来“山系风格”流行的体现。随着冲锋衣、登山包逐渐融入都市日常穿搭,溯溪鞋自然搭上了这辆快车。其粗犷的外观、实用的价值、多变的款式,还有所裹挟的户外因子,恰巧契合了城市人拥抱自然的心理需求,也体现了部分人“去精致化”的生活态度。溯溪鞋的崛起,是实用主义美学的一次胜利,也是当代消费者更理性、更自我、更注重真实穿着体验的明证。它的“家”,或许本就该在追求自在生活的每一位消费者脚下,而非被局限在“丑鞋”的刻板印象里。
文|记者 韩肖 王滢
来源:消费日报官方平台
发布于:北京市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